1. 主页 > 登3平台出租

长沙经开区发布首个区块链产业发展五年规划

1月4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沙经开区区块)区块链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

文件提出,到2023年,区块链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建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区块链科技创新高地、应用示范高地、产业聚集高地,建立区块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互动的新体系,为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到2026年,区块链技术水平与产业规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成为带动全省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形成技术、应用、标准相对完备的区块链产业生态,率先建成全国领先的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先导区。

附原文:

序   言

区块链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和新型信息的重要支撑,为数据要素的管理和数据价值的释放提供了新思路,为建立跨产业主体的可信协作网络提供了新途径,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转变,重构信息产业体系。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当前,区块链已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开辟国际竞争新赛道。我国高度重视区块链产业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区块链列为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之一,未来区块链将有效支撑国家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区块链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自2018年8月成立以来,以区块链核心技术研发和赋能实体经济为抓手,搭建高端平台,培育头部企业,打造了一批“智改数转”示范应用项目,在数字化变革浪潮中扬起了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风帆。产业园始终坚持政府引导,聚焦科技融合创新,构建了内生驱动、开放自主的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为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在“强省会”战略使命中主动作为,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级,产业园组织编制《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沙经开区区块)区块链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结合长沙经开区实际,详细分析当前区块链产业发展环境,阐明产业园发展成果及面临挑战,提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是经开区区块链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蓝图描绘,为经开区打造“三个高地”、奋进“两个率先”、实现“两区”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中勇开新局、走在前列。

一、产业现状与形势分析

(一)产业环境

1.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当前,区块链技术多向创新突破,产业生态稳步构筑。从全球看,各国政府优化区块链产业战略布局,结合本国特点侧重性鼓励技术发展与政策监管,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项目落地,通过成立行业组织,共建国际生态。从国内看,中央明确了以联盟链为基础,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优化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发展思路,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清晰;星火·链网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面向全球的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超过50个城市节点完成或正在部署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全国性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平台将联网通用;系列区块链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的建立,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2.顶层设计全面加强。国家及相关部委高标准定位区块链产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区块链列为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工信部、中央网信办也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区块链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战略地位。省市两级高度重视区块链产业,相继出台《湖南省区块链发展总体规划(2020—2025年)》《湖南省区块链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长沙市区块链产业发展三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经开区区块链产业发展正迎来政策红利期,助推新一波应用场景密集落地。

3.多元应用脱虚向实。区块链应用存证先行,逐渐向自动化协作和价值互联迈进。当前区块链技术分布广泛,应用场景呈现出由技术服务方推动、政府引导的态势。近年来,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产品溯源、公共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产业上下游高效协作,提升产融结合效能。因此,区块链技术应用正在逐步向数据共享、供应链协同、跨境贸易等自动化协作和价值互联迈进,越来越多的实体经济垂直领域呈现出“区块链+”良好势头。

4.行业生态初步成型。从技术层面看,区块链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合,并呈现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展态势,共同构建未来智慧社会智能、泛在、高速、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数据流和价值流深度融合,使得数据及信息进一步成为普遍商品,实现价值交换。从产业层面看,区块链对社会经济变革价值逐步显现,以基础设备、系统平台、应用服务、配套支撑等为代表的产业链体系初步成型,应用落地从数字金融、供应链管理等切入点向政府治理、民生保障、智能制造等领域拓展,呈现出新型产融协同、生态共荣的发展格局。

(二)本地基础

产业园自成立以来,发挥区块链在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三年聚集区块链企业100余家,覆盖系统平台、应用服务、配套支撑等产业环节,为产业融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在技术研发、平台服务、生态构建、应用落地以及融合创新等方面呈现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区块链规模应用已进入加速落地的关键期。

1.技术布局具有先发优势。经开区围绕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落地、标准体系建设、关键人才引进等搭建了一批创新平台,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湖南潇湘大数据研究院、湖南省东方区块链安全技术检测中心、区块链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南和信区块链研究院等机构相继落地,集聚了一批顶尖人才与技术。湖南天河国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纳入“省十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湖南省东方区块链安全技术检测中心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获得区块链安全测评国家CMA认证认可资质的检测机构,其参与起草的6项省级区块链安全技术测评标准正式实施,成为全国首个区块链安全技术测评地方标准;树根格致公司作为树根互联全国区块链平台总部公司有望成为全球工业区块链的引领者。

2.产业发展具备融通基础。经开区拥有千亿级工业发展底盘,工程机械、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的供应链管理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区块链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不断涌现的智能制造应用需求,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制造业跨界融合,成为企业科技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区块链+5G+人工智能”赋能模式在蓝思科技、山河智能、铁建重工、开元仪器、顶力科技等制造业企业得到生动实践,示范效应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由点状突破向整体跃升迈进。

3.创新应用场景持续丰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应用场景落地。树根格致“区块链+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传统行业连接、配置和聚合资源的重要基础设施;和信安华开发的“和信云链·智慧建设平台”已应用在雄安新区和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潇湘大数据研究院打造了传统领域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交叉融合的一流支撑服务平台。天河国云开发的天河链控管理平台,可为工业互联网系统的控制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提供可靠保障。一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平台、智慧物流、智能工厂等赋能场景陆续推出。

4.营商政策环境不断优化。2018年6月,经开区发布《长沙经开区关于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政策(试行)》,是当时国内区块链产业扶持力度最大的地方政策。2021年7月,经开区推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进区块链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作为全国首个全方位引导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专项政策,对采购“区块链+”信息服务的实体企业,最高给予1400万元的采购补贴。产业政策的持续完善,优化了要素供给,强化了服务保障,夯实了区块链高质量发展环境,为招引及培育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三)面临挑战

1.扩展配套技术存在短板。区块链是多种技术的集成系统,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纵深拓展,区块链可扩展性、互操作性、协同治理、安全隐私等扩展技术以及系统管理、操作运维等配套技术备受关注。当前产业园企业多以区块链核心技术与应用技术切入,扩展技术和配套技术环节较少,同时缺少具备完整生态和强大技术攻关能力的龙头科技企业支撑。

2.本地产业链尚待补缺完善。一是产业链环节尚未完善,区块链产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当前入园企业以下游产业应用为主,底层技术、平台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占比不高。二是产业集聚优势尚未凸显,企业普遍存在各自为战、小而散的问题,协同化的产业雁阵尚待形成,集约化的平台能力亟待提高。

3.应用落地推广难度尚存。当前区块链技术标准不够成熟,性能、安全、可扩展性等问题阻碍了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制约了商业应用落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应用动力不足的问题,多数工业企业还处于数字化转型初期,部署区块链系统需要对原有业务系统进行改造,初期投入成本较高,部分项目短期内产生经济效益不明显。

4.区块链商业模式有待明晰。目前经开区内的龙头企业对区块链的应用多处于内部场景探索和试用阶段,仍未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明显,规模化推广尚有时日。企业现有供应链管理、数据存储机制与区块链分布式、共享化的运营管理模式存在冲突,导致企业对上链数据的隐私安全、所有权归属、数据治理等存疑,区块链自动化协作和价值互联的应用模式落地难度尚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在“强省会”战略中扛起使命担当,抓住数字经济领域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以赋能实体经济为主线,突出研发、赋能、生态、监管四个环节,从重点领域推进区块链关键技术突破、示范应用打造、产业生态培育、服务支撑深化,为建成全国领先的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先导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融合。联合多元化技术载体,强化区块链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突破,构建“区块链+”融合创新体系,推进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协同攻关和合作共赢新模式。

2.坚持应用牵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把握市场需求热点与应用方向,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模式。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在重点领域的应用落地,探索丰富区块链应用场景,形成“技术、应用、产业”迭代升级的良性循环。

3.坚持开放共享。倡导开放共享理念,加强与国内外区块链领先地区、优质资源的交流合作,融入区块链高价值产业环节;探索多方联动、协同创新、成果共享的技术创新和行业应用模式,发挥区块链技术在实体经济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赋能效应。

4.坚持安全有序。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确保区块链安全可控与开放创新共同推进,强化技术支撑、标准制定、制度优化和政策统筹,为金融监管、行为监管、内容监管与网络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区块链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3年,区块链产学研协同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建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区块链科技创新高地、应用示范高地、产业聚集高地,建立区块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互动的新体系,为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到2026年,区块链技术水平与产业规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成为带动全省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形成技术、应用、标准相对完备的区块链产业生态,率先建成全国领先的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先导区。

——产业规模。统筹政策、市场、资本等资源,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块链企业,其中国内区块链领军企业3-5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不少于20家,带动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技术创新。加强区块链核心技术研究突破,集聚区块链创新创业高水平人才队伍,形成技术研发、产品测试、成果转化的系统性支撑能力,主导和参与不少于30个区块链领域标准,区块链相关专利申请量突破2000项。

——示范应用。进一步探索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打造20-30个特点鲜明、优势突出的拳头产品,推出不少于200个创新应用产品,形成20个以上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应用示范,实现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优化公共服务的规模化应用。

——载体支撑。建立2-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5-8个国产自主可控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平台。持续优化政策、人才、应用等产业要素配置,推动建设区块链多方监管体系,构建开放、安全的营商环境。

三、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一)强化技术创新

1.强化内生技术攻关

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共建技术攻关创新载体。聚焦区块链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在密码算学、对等式网络、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数据存储五大领域开展区块链核心技术研究,提高核心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围绕可扩展性、互操作性、协同治理、安全隐私等方向,积极探索链系统优化技术,抢占区块链技术高地。鼓励面向系统管理、操作运维、基础设施等区块链配套技术前瞻布局,提升系统安全性与使用体验,突破自主可控的底层软硬件环境。

区块链核心技术。发展基于哈希函数、数字签名、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等基础密码算法和高级密码算法,提升国密支持度;发展无结构、结构化和混合型等网络架构,提高多节点对等网络技术的鲁棒性、通信效率与去中心程度;发展提供可插拔、多共识支持的共识机制,提高共识效率和确定性;发展移植性好、加载快、效率高、社区生态好的智能合约技术;发展提供灵活可插拔、读写效率高、多数据库支持的数据存储技术,提高场景支持率。

区块链扩展技术。发展分片机制、闪电网络、状态通道、有向无环图(DAG)结构等支持交易高吞吐量的扩展技术;发展支持上层应用与底层链解耦(Restful、RPC)、链间互操作(中继链、公证人、哈希时间锁定)、链上链下数据安全交互(可信执行环境、预言机、安全多方计算)的互操作技术;发展链上、链下协同治理技术;发展节点和合约安全防护、数据匿名监管、用户隐私保护等安全隐私技术。

区块链配套技术。发展具有权限管理和节点管理的系统管理技术,提升系统攻击和网络攻击等防御手段;发展区块链即服务(BaaS)、区块链自动化框架(BAF)以及开箱即用的区块链软硬件一体机,降低链系统运维部署难度。发展通信网络、云平台等区块链基础软硬件平台,以及链资源管理系统、数字身份管理系统等专用基础设施,提升区块链基础设施自主化供给能力。

2.探索外延技术融合

以区块链业务场景和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加速区块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交叉融合,建设先进的区块链技术体系。重点探索区块链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融通发展,推动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发挥区块链在创新网络体系、优化智能应用、推动数据整合、打造可信共享、加速价值转化、提高运营效率等方面的作用。

区块链+5G。发展区块链在5G通信网络系统中身份认证管理、地址管理、标识管理、设备管理、频谱资源共享等应用,推动信息网络向价值网络转变。打造以区块链为底层协议的全新网络信息空间架构,利用移动通信技术链网积极搭建供应链、产业链、产融链对接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业务、人力、生产资源的精准配置和灵活调度。

区块链+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块链自治化、效率化、节能化以及智能化等方向的应用,优化共识算法、均衡节点负载、强化风险识别。发挥区块链信息共享、信息安全、信任机制、协作机制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由个体智能向群体智能演变。

区块链+大数据。发展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确权、数据资产、数据服务等技术与应用,保护数据主体权益,推动数据整合,加速数据共享和流通。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任大数据架构,实现对数据溯源、流转、治理与安全保障。

区块链+云计算。发展区块链即服务(BaaS)平台,以云计算为基础,配合区块链网络创建、管理、运行、维护组件,实现应用快捷部署和平台可视化管理,降低区块链应用开发部署成本。发展跨链跨云部署的区块链自动化框架服务,降低用户接入门槛,打造多链多云BaaS服务平台。

区块链+物联网。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物联网设备扩展,构建高效、安全的分布式物联网网络,解决数据管理、信任、安全和隐私问题,推进物联网向更灵活、更智能的高级形态演进。

区块链+工业互联网。发展区块链在标识解析、生产流程管理、产业链协同等领域的应用技术,提升工业互联网数据要素的配置管理手段。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平台,通过接入国家二级节点,实现对整个标识解析体系的互联互通与价值共享。

3.推进标准规范研制

加强区块链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建设,支持围绕区块链基础、关键技术、安全合规、产品服务、行业应用五大领域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完善区块链标准体系。鼓励重点企业和研究机构建设区块链标准化组织,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编制和修订工作,推动区块链企业标准向行业标准转化。加速推进标准宣贯与落地实施,依托重点行业开展区块链标准试点示范工作。

创新设计区块链基础标准,包括术语与概念、参考架构、编码与标识、集成应用等;重点突破关键技术标准,包括智能合约、数据存储、通信协议、接口规范、数据结构、密码算学、互操作等;积极主导安全规范标准,包括密码安全、系统安全、通信安全、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合规安全等;加速开展产品服务标准,包括测试测评、运维部署、身份标识、系统要求、系统治理等;抢先布局行业应用标准,包括金融、政务、工业、电信、能源、医疗等。

(二)坚持应用引领

1.赋能实体经济

(1)工业智能制造

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加快制造业工厂“智改数转”,结合传感器、物联网等多种技术构建智能制造基座。推进生产信息上链、设备信息上链,基于可信数据分析和挖掘,发挥区块链在企业流程优化和工艺水平改进等方面的作用。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设备身份管理体系,利用智能合约、共识执行等技术实现设备端和使用端双向安全可信的追溯验证。推动孤岛式工业监管数据协同,建立可靠数据访问机制,实现企业与监管机构低成本可信审计。

深化供应链管理应用。支持建设供应链管理平台,融合供应商、物流、采购方等多源信息,实现可信可控的数据交换和可视化管理。提高分布式供应链网络信息完整性与准确性,推动供应链全过程数据可信查询和追踪,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与风险。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丰富制造业服务模式中的应用,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增值服务和回收利用等管理体系。

(2)农村农业数字管理

释放农村资产流动潜能。鼓励运用区块链技术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和不动产的区块链存证、溯源与流通,实现农村产权流转的透明公开、不可篡改、智能合约和开放互信。加快农村资产数字化进程,增强和拓宽农村产权流动性和流动边界,链接城乡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农产品溯源应用。鼓励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通过建设和完善数据全溯源、流程全透明、信息全公开的农业生产、销售、服务可追溯平台,打造高质量农产品品牌,助力农业及农产品产经销行业发展。

打造智慧化农场示范。鼓励区块链企业联合本地优势农业,运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智能水务管理、智能天气预警、智能产销数据管理等智能化应用,实现农业信息的可信采集、融合互通、分布式存储、共用共享,促进农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农场精细化管理。

(3)文化创意价值

发展数字内容交易。围绕文创产品内容独创性、创作协同性和存储数字化特点,挖掘区块链在文创数字内容创作与使用领域的应用场景需求。支持在电子合同和数据存证方面开展应用示范建设,实现数字内容使用的精准计量和变现。探索文创领域动态定价、协同创作、所有权确认、收入分配机制创新发展方式,提升创作者对内容生产创作的掌控权和定价权,保障原创权益,推动数字内容创作繁荣。

提升文创版权保护。支持建设区块链文创版权保护服务应用,鼓励各主体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传播、许可和交易信息的上链用链,加强对版权的追踪、审计,解决原创作品和改编作品授权和收益分成问题,降低维权成本,提升创造者收益。加强区块链文创版权信用管理,完善失信黑名单机制,强化侵权违约反应速度和处置力度,营造公平便捷、诚信透明的文创生态。

(4)电子商务贸易

提升电商品质管理。支持开展电商区块链产品溯源应用示范,鼓励联合电商龙头企业制定区块链电商信息管理相关标准,统一登记标准化生产信息,实现物流、交易全程信息实时传达与评估。支持利用区块链的信任背书与共识机制,帮助企业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建设标准化评测体系,通过对电商商品质量进行评测,提升商品品质区分度,实现电商产品的精细化可控管理。

探索新型贸易体系。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等重大交流合作平台,探索企业在区块链贸易平台上完成贸易全过程,实现金融、物流、监管、企业等多方的全过程贸易存证。鼓励构建基于区块链平台的企业信誉管理制度,汇聚企业自证、他证、多证的信用可信数据,简化金融、监管的传统授权认证过程,形成企业信用数字资产,营造良好市场风气与交易氛围。

(5)跨境电商贸易

提升跨境贸易效率。鼓励区块链技术和跨境贸易深度融合,在跨境支付、跨行转账、多方信任、海关报税、单据管理、贸易数据存储和流通等方面开展应用场景示范建设,解决跨境贸易中业务环节复杂、流程繁多、多方信任缺失、数据孤岛、协同低效等问题,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

推动国际物流发展。支持加快国际物流区块链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运用区块链技术跟踪、上传、查证跨境进口商品的物流全链路信息,覆盖工厂生产、海外仓库、国际运输、通关、报检、第三方检验等商品进口全流程。鼓励开展多式联运综合物流的创新应用,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地方与国内外物流对接,推动跨境物流业降本增效,助力长沙市打造陆水空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和国际铁路枢纽港站。

(6)数字金融创新

推进数字金融技术创新。支持将区块链技术深度应用于数字金融行业,为质押、融资、项目管理等环节提供可信平台服务,推动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资金管理、支付清算、数字资产、催收、虚拟信用中介等环节落地一批应用场景,促进数字金融科技创新,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提升数字金融服务效能。

加快金融数据可信化管理。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金管理机制,将资金管理流程中的预算、审批、支付、对账等信息上链,实现数据流转清晰和多方协作,解决资金管理过程对账时间长、成本高,账务易篡改、风险高、信息不透明、审计效率低等问题。支持打造跨机构支付清算平台,促进不同经营主体间交易数据流的共享,简化对账处理流程,提升支付清算处理效率。

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发展供应链上下游的信用穿透凭证数字化,提高数据可信度,实现信息共享与服务普惠。鼓励建设商贸融资多方共享统一账本信息,打通多方贸易相关数据,依靠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仓单质押贷款,担保票据融资与应收款,降低融资成本。

(7)数字医疗康养

优化医疗信息管理。支持利用现有的电子健康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不同地区、不同病类的联盟链。鼓励医院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临床医疗、电子票据和医保报销等关键信息上链用链,避免重复诊疗,提高医疗方案持续性、稳定性,确保医疗过程可溯源。鼓励运用数字加密技术精准控制差异化访问权限,实现不同主体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程度的互动,维护医疗数据安全。

提升康养便民服务。鼓励建设覆盖康养机构信息、个人健康数据和政府养老保险等信息的去中心化康养便民服务平台。发展基于共识机制的数据交互应用,实现过程的透明、安全、可审计,为康养事故提供关键诊疗信息支撑。鼓励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医保报销、补贴的自动化,保障医保经费安全。支持康养机构建立区块链康养应用示范,丰富康养服务产品,探索智慧康养的新模式、新业态。

专栏1:区块链赋能工业制造

依托本地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重点企业,开展区块链与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示范应用,利用区块链应用在降本增效上的成果,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工业企业网络互联能力改造,加快企业内网升级和外网建设,实现信息技术与生产控制相融合,提升生产各环节网络化水平。鼓励树根格致等加快区块链与5G、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应用,在供应链管理、产品溯源和数据共享等工业领域开拓应用场景与服务模式,丰富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鼓励以平台为新型基数设施,挖掘创新服务、生产协同、物流管理、产业指数、标识解析、可信存证、数字化改造等解决方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速度。

专栏2:打造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区块链示范应用

把握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区块链在电子商务、跨境贸易、数字金融等领域的支撑作用,全面支撑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贸易服务平台,以自贸区海关数据、贸易基础信息、账户信息、风险数据、发票数据等数据上链为基础,形成海关数据账本、发票数据账本、税务数据账本链上整合,实现关税、交易一户式数据归集,保障交易数据即时共享、安全可靠、应用便捷,缩短贸易通关、支付时限,实现电子数据实时传递。发展基于平台的特色应用,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工业区块链技术双融合,实现工程机械等设备残值精准评估,缩短评估周期,助力园区企业二手设备国内国际市场顺畅循环。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发展自动付款手段,提供付款担保,简化支付代理机制。利用分布式贸易数据存储,实现承运人、托运人、出口商、进口商等供应链各方按照权限访问数据,快速对接运输工具与交易环节,高效运营交易过程。吸引多方跨境贸易机构上平台、用平台,滚动式拓展贸易链条向产业链延伸,扩大跨境贸易规模。

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推广性、可复制的区块链贸易平台应用。发展区块链数字票据管理应用,通过智能合约,实现链上票据承兑、背书转让、贴现、转贴现、兑付等票据核心业务。发展跨机构支付清算应用,鼓励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机构间对账平台,将业务资金信息和交易信息上链存储,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机制,实现跨机构的支付清算,简化对账流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应用,通过联合各金融机构或者信用中介机构,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确保融资前、融资中和融资后的智慧风控管理。

2.优化公共服务

(1)建设数字政府

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务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创新政务数据的采集融合、共同维护和有效应用,推进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数据可信共享。探索多方协作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简化公共资源交易成本,实现一次注册全链通用、一套文件全链共享。推动政务服务和治理能力提升,利用智能合约技术,构建政府部门可信数据,提供参与主体互动约束,明确各节点权责和协同规则,促进政务协同效率提升与良性互动。

专栏3:政务上“链”上“网”工程

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高频事项,在数字认证、可信存证、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等领域重点推出一批好用、管用的业务上链项目,推动项目上线长沙市区块链BSN政务外网,提升数字政府服务水平。

打造数字认证应用。利用区块链多中心同步记账、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特征,将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于政务管理场景,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创新数据可信存证示范应用。面向行政执法、不动产登记、招投标、版权保护、财务纳税等场景,联合传统电子取证技术,开展数据可信存证示范应用,形成完整电子证据闭环,保障存证可用、可信、可靠。

建立政务数据共享平台。针对政务数据共享质量不高、权属界定不清、提供方不想交、使用方不敢用等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数据共享工作机制,通过共识算法实现各方对自有数据“自营自管”“共享不脱库”,分布式记账确保各节点数据确权清晰、安全免责使用,保障数据安全交互。

探索业务协同系统。利用联盟链实现业务数据和操作记录实时同步、完全一致,通过部署智能合约技术,各部门按照业务规则履行业务合约,推动跨部门服务自动快速审批,保障可信协同与监管合法。

(2)发展信息惠民

基于区块链技术,创新政府和社会数据的采集融合与监测评价,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信息惠民服务体系。面向社会保障领域,探索区块链在信用体系、教育就业、民政司法、精准扶贫中的归集共享与创新管理。面向公共安全领域,强化数据分析评估和预警能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溯源、防震救灾等重点场景的应用。面向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新型协同治理和监督模式,发挥区块链在医疗手段监管和医疗物资追踪中的应用。结合北斗系统,挖掘区块链与空间、时间等信息的融合处理技术和应用场景,加速北斗数据服务于交通运输、公安管理、智慧农业等。

专栏4:区块链信息惠民工程

发展信用信息可信共享应用。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社会信用监管,提供公共信用服务,打造区块链在医疗、家政、招聘等领域下的信用应用创新示范模式。

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应用。构建教育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区块链技术在学生信息、人社信用、劳动合同、社保服务等场景深度应用。实现区块链与民政司法融合,发挥区块链技术在司法举证、仲裁、监督、公证等流程的应用,促进司法审判的透明、公正、精准,全面提高执法水准。强化区块链与扶贫救助工程结合,推动扶贫对象信息真实、扶贫项目资金透明、扶贫手段全程可溯,完善诚信帮扶体系。

发展食品安全溯源应用。构建政府监管机构、企业主体、第三方监管机构等联盟链,开展监管数据标准化技术研究,实现食品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信息可追溯,降低食品安全监管成本。

发展医疗信息应用服务。建立包含政府、医院、保险机构等多主体的共识机制,通过联盟链模式推动医疗信息在公共卫生、医保审核、医疗保险、病例共享、医务纠纷、药品防伪等场景的数据可信应用。

推动北斗卫星产品认证与应用服务。健全芯片、天线、模块、板卡等4大类北斗基础产品认证机制,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全过程可追溯的北斗产品认证有序运行。依托长沙北斗产业集群,拓宽高可靠、高精度、高安全的时空数据信息应用场景,发展区块链在车辆智能信息系统、车联网、车辆跟踪监控等交通领域应用,发展区块链在公安车辆指挥调度、民警现场执法、公安授时服务等公安领域应用,发展区块链在农田信息采集、特种作物种植区监控、农业机械无人驾驶等农业领域应用。

(3)构建智慧城市

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对资源的高效管理和配置作用,促进城市间资金、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有序流动,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通过融合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广泛互联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在城市交通、能源管理、应急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探索城市全域感知、数据共享和智能运营新模式。

专栏5:区块链服务智慧城市工程

依托本地现有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将区块链与物联网应用下的城市信息感知网融合,提升城市物联网设备通信效率和可信水平。

打造城市交通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长沙市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开展基于区块链的城市交通应用示范。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行信息在运维和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去中心化信任机制,激活车联网、无人驾驶、共享出行、互联网货运、汽车认证、汽车保险分期金融、二手车市场、汽车维保等市场细分领域,推动城市交通智能化市场的产业更新、生态优化和服务升级。

构建能源综合管理系统。发展区块链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构建多方共同维护的分布式账本,实现未来能源交易中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衔接,重点在能源交易、新能源汽车充电、碳交易等领域开展应用探索,打造支撑多类能源系统开放互联和多用户广泛深度参与的能源体系。

加速城市应急管理应用。基于区块链技术提高应急信息采集与分发的效率,实现应急响应服务的物流管理和精准分配,解决信息和管理不对称条件下的资源无序调度问题。

3.拓展新兴业态

(1)发展数据价值化应用

发挥区块链在加速数据价值化中的关键性作用,推动资本、人力、土地、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优化重组,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新型数据要素创新应用。利用区块链共识基础整合数据要素,实现跨系统的数据共享与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健全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生产、交易和消费信息资产化,发挥数据资产在经济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区块链+隐私计算生态,实现数据价值释放的个体化控制与社会活动的安全可信。探索区块链去中心机制与数据资产管理在元宇宙新型互联网形态中的应用,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数字资产经济体系,推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与互通。

专栏6:探索安全合规的元宇宙技术与应用

推动元宇宙相关技术探索,鼓励企业发展面向元宇宙的区块链技术,创新区块链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构建元宇宙底层技术基座。探索安全合规的元宇宙应用形态,发挥区块链在构建元宇宙安全体系中的作用,推进元宇宙在工业、教育、文化、健康、游戏等领域的应用。

(2)加速产业互联网模式探索

推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加速互联网技术在传统产业运营协同与信息协同等环节的应用。打造贯穿于研发、生产、交易、流通和融资等多环节的区块链应用服务,实现从垂直场景探索转为横向产业连接,从单点可信协同到全行业、跨行业可信协同。基于去中心化交易模式缩短价值链,实现产业间管理高效协同。发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平台+应用”一体化服务模式,通过数据治理、数据集成、应用对接、流程串联,实现产业间信息、数据共享,支撑产业互联网发展。

专栏7:区块链赋能产业互联网

鼓励企业打造覆盖原料商、生产商、经销商等多主体、多环节的产业信息管理平台,利用共识机制建立去中心化信任体系。发展基于智能合约等技术的可信交易模式,提升产业上下游协同管理效率与交易效率。鼓励参与主体的运营、交易、信用数据上链共享,打通信息共享壁垒,推进贸易数据公开透明,加强贸易主体互信互通。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合同签订、货款汇兑、提单流转等贸易流程关键环节,实现核心数据不可篡改与全程可溯,交易进度数据可视与风险可控,强化信用监督管理,促进市场竞争有序。

(3)打造新型绿色共享应用范式

积极拓展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共享经济、可信租赁等领域,鼓励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供应商、运营企业、用户主体数据上链,构建共享经济数据库,实现资金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在线交叉验证,确保数据安全可靠,重构社会信任体系。推动房屋、汽车、办公室、充电宝等实体资源,以及WiFi、知识、经验、技能等虚拟资源在区块链共享平台的链上记录,实现区块链网络中点对点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探索发展共享应用服务,助力共享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鼓励跨平台充电桩、私有桩、公共桩的资源开放共享,打造城市充电桩共享平台,发展搜索桩点、导航、充电预约、智能结算等服务,全面提升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带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4)推动区块链环境权益交易

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碳排放数据收集模式,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形成统一的计算、转发和存储能力,汇聚能源供给侧、能源消费侧、能源监管侧等多口径数据。鼓励构建以区块链为基础的碳交易体系,形成覆盖确权登记、交易结算、维权管理、处罚监督等全流程的碳交易运行和保护机制,实现碳资产价值的低成本管理和高效率流动。打造连接政府、碳交所、用能权交易所、核查机构、资产管理机构、企业等多主体的碳数据监测与服务平台,解决环境权益交易信息不对称和核算不规范等问题,构建准确可追溯的碳活动监督体系。推动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碳排放激励机制,鼓励机关单位、企业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

专栏8:打造经开区碳监测与服务平台

碳监测与服务平台可实现各类碳排放基础数据的采集与核算,服务于碳交易的监测和管理,有效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布局。一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等数据进行有效采集,保障关键数据的不可篡改和隐私安全,为碳排放监管与政策制定提供支撑,为企业落实减碳主体责任提供服务。二是结合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多种技术,规范碳交易市场参与者行为,实现碳交易过程高效透明。三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碳足迹全生命周期核算,保障数据传输、核算、存储的可靠性。

(三)培育产业生态

1.推进产品创新应用

整合产学研用多方力量,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区块链创新应用研究,突破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面向经济社会转型需求,持续优化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和行业应用平台,打造一批市场知名度高、产品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围绕重点领域,在供应链管理、数据共享、产品溯源、跨链互通、安全隐私、社会治理等场景,建设一批市场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的行业赋能产品。依托湖南省东方区块链安全技术检测中心,开展区块链测试认证研究,形成一批行业价值高的本地特色产品。

专栏9:产品创新培育工程

面向行业领域应用需求,加快区块链底层技术与平台服务的研发及产业化,丰富区块链产品的有效供给。

培育底层技术产品。重点发展性能好、场景适应能力强的区块链关键技术产品,围绕存储账本技术、共识技术、智能合约技术、跨链技术、隐私保护技术等开展技术攻关。鼓励发展区块链系统网络所需的信息记录、验证和传播等基础组件产品,包括网络发现、数据收发、密码库、数据存储和消息通知等;引进和布局区块链系统运行所需的操作环境和硬件设施产品,包括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资源,硬盘、云盘等存储资源以及计算CPU、GPU、ASIC等芯片资源。

打造平台系统产品。发展国产化适配性好、应用门槛低、支持国密标准的区块链底层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BasS)、区块链软硬件一体机等,提升自主可控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扩大产业影响力。建设计算能力强、数据处理快、安全性好的联盟链和私有链平台系统。积极开展区块链浏览器、数字钱包、信息安全等配套服务产品能力建设,打造安全可靠、灵活高效等区块链服务体系。

2.构建区块链企业梯队

强化金融、税收和用地等政策支持,引进和培育一批品牌影响力大、市场竞争力强、产业附加值高的区块链领军企业;加大应用场景开放支持力度,在细分行业领域打造一批区块链领军企业;加大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引导和帮扶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潜力明显和成长迅速的小微企业;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落实公共服务保障,遴选和培育一批区块链优质企业和项目。

鼓励骨干企业引入产业链沿链企业,完善产业链配套能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引导建立企业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发挥大型企业区块链应用带动作用,以区块链降本增效成果拉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区块链应用;组织企业开展区块链融合应用项目申报,扩大区块链影响力与渗透力,鼓励本地企业建链,加速本地产业资源上链用链。

3.打造国内知名产业园

依托长沙市地理区位优势、高校人才资源、制造业基础和软件信息产业基础,通过优化政策、人才、应用等产业要素配置,营造产业园良好发展环境,吸引区块链上下游企业入驻,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区块链特色产业集聚区。以三一科学城为载体,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放大优势,推动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以区块链技术为特色的综合性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区。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的“监管沙盒”模式,开放市场准入环境,提供应用场景,建立适当的容错和监管机制,推进试点项目建设应用,树立国际化区块链产业先导区新名片。

专栏10:打造“三一科学城”区块链发展集聚区

依托三一科学城区块链产业中心,加快推进区块链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围绕“开发、安全、运营、监管”等产业链环节,打造三一科学城上、中、下游配套服务企业集聚区,吸引区块链核心产业集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上游企业提供包括数据存储、预处理、对等传输等基础层服务能力,智能合约、账本技术、节点管理、事件流管理、状态监测、共识技术、加密隐私技术、P2P通信协议等平台层服务能力。

中游企业提供包括外部接口、用户API、管理API等接口层服务能力,语言机、链外数据、非原生应用等外部交互层服务能力,用户应用、用户管理等呈现层服务能力。

下游企业提供面向不同场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政务、制造业、医疗、电商、金融、文创、农业、教育、版权保护、数据确权等应用服务。

(四)强化产业支撑

1.培育区块链人才要素

引进区块链高层次人才。依托长沙市科技创新“1+4”、人才新政22条等政策措施,加大国内外高精尖研发团队、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力度,重点引入密码学、计算数学等区块链急需人才,提高高层次人才本地专职化水平。

培养区块链高水平人才。鼓励产业园研究机构、企业等加强与本地高等院校协同合作,共建共享区块链实验室与培训课程,引导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建立企业大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区块链实训基地,完善区块链人才培训体系。依托实验室平台和科创项目,深化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方案,开展对区块链系统架构师、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试点培训计划。建设区块链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一批具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区块链产业发展保障团队。

完善区块链人才保障机制。建立区块链专业人才目录与人才供需对接机制,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有效对接。为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提供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基础保障优惠政策,加大人才扶持力度。

2.优化区块链发展环境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鼓励立足实际,研究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重点技术的发展政策,实现技术创新突破与应用,以政策加速驱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字产业化进程。鼓励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智赋能实体产业,变革智能化生产方式,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利用首版次保险补偿、政府采购等政策,促进区块链研发成果的规模化应用。健全企业服务保障体系,在办公用房、研发经费、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构建技术支撑底座。鼓励骨干企业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同建设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开源技术平台,完善区块链底层架构、优化区块链测试工具、汇聚区块链用户资源,形成开发者共建区块链开源生态的良性循环。搭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常态化经验交流和工作推进机制,促进各环节技术资源对接与共享。发挥数字知识产权存证平台作用,完善知识产权“前置保护”机制,做实湖南自贸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在产业园内强化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设,形成重点领域知识产权动态监测和分析服务平台,健全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优化开放营商环境。探索建立财政支持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资本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金融机构、本地龙头企业等参与设立区块链发展基金。创造开放的融资环境,拉动多方力量,共同建设和运作一批区块链创新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等。加强区块链企业与各行业龙头企业、央企建立合作机制,畅通资金、人才和场景支持渠道,推广本地优秀创新产品和应用成果,积极推动外部区块链项目和资金在本地试点落地。

3.推进区块链安全有序

优化产业安全发展环境。强化区块链行业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监控,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风险评估。加强区块链安全风险研究,持续提升区块链安全产品测评、区块链项目安全监测、区块链企业安全评估等能力建设,支撑企业规范发展。引导区块链开发者、区块链平台运营者、区块链项目参与者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落实责任主体,建立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理机制。

积极配合多方监管体系建设。支持金融管理机构强化虚拟监管,维护货币主权与金融体系稳定。支持执法部门强化行为监管,打击以区块链为手段的违法犯罪行为。支持市场管理机构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支持版权管理机构强化内容监管,制止违规信息储存和传播。

专栏11:打造区块链检测测试一体化服务平台

依托湖南省东方区块链安全技术检测中心与产业园重点企业,构建涵盖区块链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检测测试体系。一是深化安全技术研究,针对区块链核心技术与机制、平台架构、应用部署等不同类型的潜在安全问题,研究覆盖区块链编码、运行、部署和管理各个环节的应对解决方案。二是打造区块链测试工具,包括性能测试工具、功能验证工具、密码检测工具、合约审计工具、互操作适配测试工具、安全测试工具等。三是提供区块链测试服务。面向业界提供区块链平台、节点服务器、区块链应用的测试服务和第三方认证服务,主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高压力转账交易测试、尖峰冲击转账交易测试、查询性能测试、低负载稳定性测试、高压力存证交易测试、尖峰冲击存证交易测试、资源消耗监控等)、安全测试(服务器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密码安全、共识安全、合约安全、应用安全)等评测能力。

专栏12:建设区块链产业运行分析平台

依托湖南省东方区块链安全技术检测中心区块链数字关防平台,不断深化和丰富平台内容和服务能力,将平台打造成为融合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挖掘分析及数据利用为一体的区块链产业运行分析平台,实现产业管理体系化、产业监控可视化、产业服务公众化、决策支撑科学化。一是面向政府部门提供区块链产业宏观分析与风险监控,平台需具备数据采集、数据抽离、数据展示、取消可信用户、监管惩罚等功能接口,确保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二是为实体经济企业单位加强日常监控管理、区块链改造升级等提供风险预警和参考对比,切实促进企业提质增效降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在统筹发展和决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区县各部门联动协同和联合治理,形成协调互动、紧密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建立产业园区块链动态服务机制,定期跟踪落实、督查督办,强化工作实施管理。

(二)落实政策保障。深化落实区块链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在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和产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场景建设、企业招引和发展扶持、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开放式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数据价值挖掘与转化、吸引高端人才等方面强化政策导向,完善资源有效配置。

(三)强化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级政策资金支持,推动提升省市现有产业发展资金对区块链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经开区区块链专项引导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区块链基础技术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试点示范建设、企业孵化培育工作予以支持。对入园区块链企业贷款、担保和股权融资产生的成本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加大宣传引导。支持有关单位和企业举办区块链高端峰会、论坛路演等活动,激发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活力。支持利用融媒体、技术沙龙等宣传手段开展区块链宣传工作,形成行业共用的良好氛围。